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信息 车型信息

中华遗嘱库有法律效力吗?_中华遗嘱库90后

tamoadmin 2024-08-19 人已围观

简介1.那些在互联网上留下遗嘱的年轻人,他们是怎么想的?2.“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3.去年近7万人立微信遗嘱,中华遗嘱库设立的微信遗嘱有没有法律效应呢?4.大家多少岁定的遗嘱?5.2020年立遗嘱的人多吗6.订立遗嘱的年轻人多吗?7.中华遗嘱库发布什么内容?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

1.那些在互联网上留下遗嘱的年轻人,他们是怎么想的?

2.“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

3.去年近7万人立微信遗嘱,中华遗嘱库设立的微信遗嘱有没有法律效应呢?

4.大家多少岁定的遗嘱?

5.2020年立遗嘱的人多吗

6.订立遗嘱的年轻人多吗?

7.中华遗嘱库发布什么内容?

中华遗嘱库有法律效力吗?_中华遗嘱库90后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覆盖到了其他年龄段。

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经向全国提供遗嘱咨询256152人次,登记保管190866份遗嘱。7年多以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9.87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据悉,从2017年至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的总人数翻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且除了90后和80后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仅17周岁。

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

与以往相比,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财产种类。与此前大众印象中固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同,趋向年轻化的遗嘱人还提及了QQ、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其次就是证券基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直以来,用户对游戏类账号都表现得十分关切。游戏类账号经常承载着用户的感情寄托,其中的虚拟产品或是用户投入大量精力得来,或是其氪金无数换来。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虚拟产品应运而生,不同的应用程序有着不同的账号,一个用户拥有的软件账号可能多达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应用账号或存储着一定的钱款、或承载着用户的生活痕迹,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通过相关的访其实也可以发现,对于订立遗嘱,部分年轻人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的。希望通过遗嘱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亲友的生活提供保障,也为放手拼搏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接受订立遗嘱、面对生活中的意料之外。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遗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选择早早订立遗嘱,有的人选择顺其自然不订立遗嘱。而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大家又对于遗嘱订立有什么看法呢?

那些在互联网上留下遗嘱的年轻人,他们是怎么想的?

老者为妥善安排后事,及早订立遗嘱,顺理成章;意外本身不可预期,为免不测可在取得价值较大的财产前后订立遗嘱,当然,也可以通过保险来对冲意外风险。

其他情况下,例如:一个人年轻人,财产情况泛泛,打算订立遗嘱,应该在什么时候、如何订立遗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写在前面——立遗嘱前的基础知识储备

1、你拥有的哪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具体包括:

(一) 公民的收入;(二)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 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至于那些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农药等游戏账号——从运营商的具体规定来看,我们并不享有所有权。详细在我的一篇文章里:谈谈虚拟财产继承的那些事儿

特别提醒一点,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大部分财产可能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或者涉及配偶方权益,所以在作为遗产处置的时候,会首先把在世配偶一方所享有的权益先分割出去。

2、你想把这些财产给谁

原则上,你当然可以把属于你的个人合法财产留给任何人,如果留给留给继承人,那么就是遗嘱;留给非继承人,就是遗赠。当然这两种也无须分开写,各是各的。

3、如果不立遗嘱,这些财产又会归谁

没有遗嘱,会按照法定继承来,只有合法继承人能够取得遗产。如果有父母、配偶、子女(第一顺序继承人),则全部参与继承,一般情况下平均分配遗产。如果没有这些人或这些人放弃继承、丧失继承权,则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上位,由他们继承,一般情况下仍然是平均分配。

所以,如果打算让非继承人取得遗产,或者让部分继承人多得遗产,遗嘱或遗赠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具体,可以在不同情况取不同的方式来设立遗嘱。

遗嘱环境与遗嘱形式选择

1、安全环境

此时,除了不能订立口头遗嘱以外,你可以订立其他所有符合继承法规定的遗嘱。

(1)自书遗嘱

最简便的遗嘱方式,顾名思义:自己写即可,不需要见证人,不需要特定环境。

但须注意:内容必须自己手写。民法典实施后,明确区分打印遗嘱与自书遗嘱,自己打印的不叫自书遗嘱。一定亲笔签名写全日期。落款年月日必须全,北京这边规定,日期不全的直接不认。最近遇到一个案子就是日期写成“2016年3月”被认定无效的。

(2)代书遗嘱

实践中也较常见的遗嘱方式:找两个人,一个人代书,另外一个人在场全程见证,最后遗嘱人、代书人与见证人签字写日期。

注意:找的两个人需要和继承人没有利害关系,法律规定,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实务中见到过继承人的诉讼代理人代书遗嘱被认定无效的,所以,继承人的律师就回避下吧!

(3)打印遗嘱

越来越多见,在民法典规定之前,自己打印的按照自书遗嘱的要件审查,要求全程遗嘱人自己制作完成;他人打印遗嘱按照代书遗嘱要件审查,要求严格见证程序。新的规定以后,打印遗嘱要求两个见证人全程见证,每一页都要遗嘱人、见证人签字写日期。目前还没有具体适用案例经验。

(4)录音录像遗嘱

之前只规定了录音遗嘱,民法典加入了录像遗嘱,要求两个见证人在录音录像中出现:遗嘱人和见证人必须在录音、录像中表明身份,记录名字和日期,在录像中都得露脸。

(5)公证遗嘱

曾经的遗嘱之王,曾经,效力最高的遗嘱形式:不同遗嘱相抵触,以公证遗嘱内容为准,要变更公证遗嘱需要重新公证。民法典重新规定之后,此待遇不复存在。但是没有删除这种遗嘱形式,公民仍然可以到公证机关花点钱办理公证遗嘱,公证机关会有整套程序。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自己在家写一个就可以变更公证遗嘱的话,还花那个钱干啥。

总结:如果不想找任何人参与遗嘱订立,那就自书遗嘱,可以自己录像,保存好,作为辅证。如果打算找两个人见证,可以订立代书、录音录像或者打印遗嘱。

2、紧急环境

如果此时还有能力订立上述几种遗嘱的话当然最好,如果不能,按照规定这个时候可以订立口头遗嘱,但也需要两个见证人,不然话说完了谁知道…

目前遇到的案例,在病房里订立的遗嘱也都是代书遗嘱,没有遇到过口头遗嘱。建议,如果情况紧急,拉不到两个人,先自己录音录像(虽然不能作为遗嘱,但能反映遗嘱人处分财产的遗愿,用作辅证);如果在紧急情况下还能拉到两个人见证…

那也别让他们听你口头遗嘱了

打开手机,一起做个录音录像遗嘱吧!

“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遗嘱”的订立,都有着天生的抵触情绪,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对“死亡”这个词的忌讳。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起了这个问题,特别是经历了去年的疫情之后,更多年轻人在对活着充满希望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3月20日,中华遗嘱库在启动八周年之际,发布了《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白皮书中关于遗嘱订立人年轻化、遗嘱中的虚拟财产以及数字化遗嘱的内容,引起了无数媒体争相讨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订立遗嘱?关于虚拟财产的遗嘱和数字化遗嘱,又有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最年轻的遗嘱订立者只有17周岁

在《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数据。

从2017年开始,60岁以下的中青年在中华遗嘱库中订立遗嘱的数字每年都有增长。特别是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自己的身体 健康 有了忧患意识,订立遗嘱的人数相比前一年有了极大的增长,年龄最低的遗嘱订立者甚至只有17周岁。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30岁以下和30 39岁两个年龄段的青年,在订立遗嘱的遗愿上完全不输于40 49岁和50 59岁两个年龄段的中年人。

与这一数据相互印证的,还有知名 健康 平台丁香医生发布的《2020国民 健康 洞察报告》。在这一报告中,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自己会猝死比例最高的人群,竟然是今年最多22岁的00后。

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了一件事: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 健康 ,以及与身体有关的不确定因素。

除了年轻人订立遗嘱的意愿在不断加强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值得一提:在80后人群中,有10.69%的遗嘱提到了对虚拟财产的分割,而到了90后人群中,这一比例则提高到了21.35%。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代的年轻人不仅更重视身体上的风险,在遗产涉及的类别上,也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有着不少分别。

与遗嘱订立情况类似的,还有“遗嘱小程序”

在《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中,还有一件事情不可不提,那就是“中华遗嘱库小程序”。

根据统计,中华遗嘱库小程序在2020年一共收到了将近7万条遗嘱,其中疫情最严重的二月和三月,均收到了超过1万条遗嘱。

在这些来自小程序的遗嘱中,20岁以下的用户一共上传了18953条,占所有用户总数的27.4%,仅次于20 30岁年龄段的用户。

当然,这个“遗嘱小程序”其实并不是真正用来制订遗嘱的,从它的实际名称“幸福留言”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另外,小程序首页下方也有小字标注了“本留言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遗嘱”。

在这个小程序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同时还可以要求小程序在指定的时间将这些话发送给指定的微信好友。因此它更应该被看作类似“时间邮局”一类的功能。

从小程序的留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的年轻人留下了哪些“万一出事”之后最想说的话、传递的信息。 相比真正的遗嘱,它更少涉及到财产,而更多地涉及到生活和对生活的希望。

生活在互联网上的年轻人,为何已经开始订立遗嘱?

与上一代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可以说是“生活在互联网上”的。每天的衣、食、住、行,很大一部分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更别提每天的工作、社交、 ,几乎都是围绕着互联网展开的。因此,在对待生活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有着与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从互联网上,我们就可以发现年轻人对相关话题的态度。

有的用户表示,自己确实考虑过订立遗嘱的问题,还有的用户则认为,订遗嘱只是害怕自己发生意外。

从上面的这些微博评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本身并不排斥遗嘱,甚至希望能尽早订立遗嘱。

微博上也有已经立了遗嘱的用户“现身说法”

在小黑看来,这一 社会 现象,是 社会 发展中三个方面的改变造成的。

首先,是对死亡、遗嘱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随着 社会 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避讳“死亡”这个话题,相反在信息流通越来越频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如何面对它,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发现生命的不确定性,也有了忧患意识。

对死亡的态度发生的变化,也改变了年轻人对遗嘱的态度

在最近的新闻中,一位刚满18周岁的学生在接受记者访时给出的回答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她说:

“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上找到例证。同样是根据《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发布的数据,订立遗嘱的80后、90人群基本都是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本人身体 健康 的情况,订立遗嘱只是为了预防突发状况。

订立遗嘱的90后大部分不存在家庭纠纷或 健康 问题

加剧生命的不确定感的,还有在当前的生活模式下萌发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的来源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生活与工作的重压。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白领996工作制专题调研报告》,超过8成的白领经常会加班,每周加班10小时以上的超过20%。

许多白领都见过凌晨4点的办公室

加班多的问题不仅出现在白领群体中,真正加班严重的还要数工人、农民群体。这就导致了年轻人在工作之余没有多少时间留给必要的社交、生活,甚至在有时间的时候,也因为疲惫的身心而更愿意一觉睡过去。

除此之外,互联网所造成的孤独也是重要原因。 事实上,这种因素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人们注意到。有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要查看手机35到74次,过多的拿起手机,直接影响了工作之外,人们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现实中还有不少人连聚会中,也会拿着手机看朋友圈里的其他朋友在发什么动态。

使用手机而忽略真实社交会导致孤独感

这种“孤独”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人们注意到,甚至已经成为一种 社会 现象,有人称之为“网络孤独症”。

根据2012年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34.4%的人直言自己就有“网络孤独症”。

再加上不少年轻人都属于“北漂”、“深漂”,只身一人身处他乡,使得他们更容易缺乏正常的社交关系,也就更容易产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希望通过立遗嘱的方式“避免财产下落不明”,也就是件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过多的社交应用分散了对真实社交的关注

第三个方面,则是对传统财产和虚拟财产处置的不确定感。

在统计数据中,有超过一半的90后订立遗嘱是为了避免财产下落不明。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年轻人都是独自出门在外漂泊,实际财产状况家人不一定能够掌握。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独自在外打拼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年轻人所掌握的“虚拟财产”也越来越多,Steam 游戏 平台的 游戏 ,各大音乐、网站的会员,或者至少一些手机 游戏 、网络 游戏 的账号,哪个年轻人没有几个呢?

虚拟财产是当代年轻人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与之相关的几个方面,却没有对这些财产的妥善处理方案。

虽然2021年起实施的《民法典》对数字、网络虚拟财产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想要真正完善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例如,在中国 科技 网的一篇报道中,就提出了互联网平台的霸王条款、虚拟财产的实际定义、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的举证难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做出规范。

《民法典》对虚拟财产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规定

与此同时,尽管父母、长辈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手机,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对互联网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有些人连重新登录自己的账号也需要子女帮忙。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搞清楚子女到底有多少虚拟财产,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哪怕是夫妻之间,要想搞清楚对方有多少虚拟财产,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此外,如今的虚拟财产形式越来越多样,传统财产形式与虚拟财产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许多年轻人的理财、存款都相当依赖互联网平台。在这样的现实之下,提前订立遗嘱,避免这些虚拟财产下落不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选择了。

关于年轻人订立遗嘱,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无独有偶,遗嘱订立者年轻化的现象,在互联网产业同样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正在发生着。

根据美国殡葬协会的统计,在18 39岁的美国年轻人中,有15.8%的年轻人认为应该在40岁之前筹划好自己的身后事,而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持这一观点的人只占7.9%。

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的日趋普遍,在美国,提供“身后事规划”服务的网站也越来越多,服务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Lantern的首页

Lantern就是这些网站中的一员。这个网站提供了从身前到身后的全方位规划以及安排提醒,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网站的创始人Eddy如今仅有31岁。

在Lantern官方发布的一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她为何要创办这家网站的原因。在的开始,Lantern用文字这样表述道:

“当某个人去世时,他们通常会留下比答案更多的问题。”

由此可见,对自己的身后事愈发关注,已经成为东西方年轻人的共同想法。尽管在长辈们看来,这些行为好像总有些不吉利,但小黑觉得,开始关注死亡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如哲学领域的一个普遍认识:“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这不恰好和那位订立遗嘱的年轻人所说的“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其实,依然还算是“年轻人”的小黑一直以来也有着为自己的虚拟财产订立遗嘱的想法,阻止小黑付诸行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懒。

但事先订立遗嘱未雨绸缪,小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毕竟那颇值几个钱的Steam账号、各大平台的音乐会员,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呢。

图源:《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0年度)》、丁香医生

图源: 幸福留言小程序、Lantern、百度搜索

去年近7万人立微信遗嘱,中华遗嘱库设立的微信遗嘱有没有法律效应呢?

“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

 “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

“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1

 《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首次公布“00后”遗嘱数据

 昨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经过对已经入库的22万余份遗嘱进行分析,折射出生命价值观之变。

 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立遗嘱行列,白皮书首次公布“00后”立遗嘱情况。在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一共有223名“00后”,近一年增长了14.42%。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此外,广东是较多订立遗嘱的地区,截至2021年占全国比例的21.98%。

  “00后”主要处理存款和虚拟财产

 目前,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登记保管了22万余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4707份。从数据上看,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且每年呈现年轻人数量增长的趋势。

 今年“00后”遗嘱数据首次公开,在2020-2021年,有223名“00后”立遗嘱,近一年增长了14.42%。根据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处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针对为何“00后”立遗嘱人中.7%涉及银行存款,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00后”立遗嘱的人群,年龄普遍在18周岁到20周岁之间,有的是大学在读生,有的刚刚踏入社会工作。“该现象说明,存款是00后的主要财产。”陈凯说。

 此外,“00后”“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较为突出——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网店、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通过立遗嘱来解决虚拟财产的转让和继承问题成了中青年群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

  “80后”立遗嘱 五年增长近13倍

 “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较去年相比增长了80%。

 跟“00后”比起来,90后的遗嘱中涉及房产的较多,有71.64%涉及房产问题。据了解,该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还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随着“80后”全部步入而立之年,这个群体立遗嘱人数暴涨,五年增长近13倍。他们基本属于家庭内部无纠纷且本人身体健康,订立遗嘱更希望“未雨绸缪”“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其中,有.67%涉及房产。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8%的遗嘱涉及公司股权,有14.13%的遗嘱涉及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有许多。据统计,超过一半人会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在访现场,“90后”罗女士(化名)正在订立遗嘱。在两个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她按下了指模,对着镜头展示了自己所写的遗嘱。

 她说,法律上规定了继承顺序,但自己想明明白白把财产分配给指定的人员。“我们这个年龄段不会忌讳些什么,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可以避免孩子开各种证明的麻烦。”

 据中华遗嘱库此前的案例,年仅21岁的王先生是“00后”立遗嘱人群的其中之一,他在去年生日那天立下了遗嘱。他表示,此前看到一个新闻报道丈夫去世了,妻子挨个银行去查询丈夫是否还有存款。因此,他用立遗嘱的方式,确保自己里的钱在自己某天突然去世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被家人取出来。

 从谈“遗嘱”色变,到办理遗嘱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恰恰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他们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广东办理遗嘱的人数较多

 白皮书显示,广东办理遗嘱的人数较多,总体以60-70岁之间为主,亦呈年轻化趋势。婚姻情况多数为已婚(一次婚姻)状况。2021年再婚人群所占比例,相较于往年有一定数量的上升。

 截至2021年,广东地区登记中心的登记保管遗嘱数量达46330份,占全国的21.98%。2017-2021年,在广东地区立遗嘱人群的遗嘱分配方案中,配偶和子女是主要继承人。从数据可以看出,遗嘱人选择“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分配方案有上升的趋势,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表明分配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广东地区立遗嘱人群主要处理的财产以不动产为主,保持在99%的水平线;银行存款则仅次于不动产。2018年开始,遗嘱中出现的财产呈现多样化,包括理财合同、保险单、车辆等,而且在近四年来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8万多份微信遗嘱,来自广东的就达19924份,占比较高。

“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2

 中华遗嘱库今天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方位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记者从中华遗嘱库了解到,白皮书对已入库的22万余份遗嘱进行不同维度分析对比,首次公布了“00后”立遗嘱、第三次分配背景下遗产捐赠志愿服务等一批遗嘱登记数据。

  “00后”开始立遗嘱,虚拟财产被纳入

 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华遗嘱库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根据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

 截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80%,“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表现出每年稳步上升的趋势。“90后”立遗嘱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遗嘱中的财产类型更多元化和丰富。

 与“00后”相比,“90后”遗嘱中涉及房产较多,有71.64%涉及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常见,除房产以外,父母还会选择将股权挂名在子女的名下。

 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是,“00后”“90后”的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丰富,“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突出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珍惜眼前人,通过遗嘱表达关心

 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有许多,据统计,超过一半人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疫情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珍惜眼前人,通过遗嘱来表达自己的关心,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2021年春节前,中华遗嘱库曾接到一通特别的电话。“我想立遗嘱。”电话那头,是一个16岁的少年。“我要把攒下的所有存款都留给妈妈,万一我不在了,那笔钱可以给妈妈多一些照顾。”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立遗嘱。

 原来,男孩是一名护士,曾在一家医院支援抗疫。在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目睹了多位重症患者离开。每当想起那些曾经鲜活却又消逝的生命,他感到如果什么都没说就离开未免太遗憾。离开一线以后,这个念头一直在他脑海里。男孩从小便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他的精神支柱和牵挂。他对工作人员说:“妈妈是我的一切,这些钱也是我的全部了。”

 随着社会观念不断改变,从谈“遗嘱”色变,到“00”后立遗嘱成为一种现象,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办理遗嘱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有观点认为,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恰恰是一种理性的态度,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或许它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他们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遗产捐赠服务,助力三次分配

 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的基本性制度安排,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对财产进行合理的慈善捐赠,被视为助力三次分配的途径之一。在此政策背景下,中华遗嘱库推出了“遗产捐赠”服务,目前,一共有126人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在去世后将财产进行捐赠。

 据统计,捐赠对象为公益组织的,占比超过80%,其余捐赠对象则包括:党组织、公益机构、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

 通过订立遗嘱捐赠财产,可为该财产设立遗产管理人或慈善信托,比如遗嘱人去世后,委托受托人将遗产交给慈善基金会,也可以通过设立慈善信托,或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此外,通过订立遗嘱捐赠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本人对财产享有处分权,同时,在捐赠的财产数额上,没有条件或限制。与普通捐赠不同的是,遗嘱人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意愿,随时可以增加、减少捐赠的规模,或者撤回捐赠。

“00”将社交和游戏账号列入遗嘱3

 刚满20岁就开始立遗嘱,他们在想什么?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他们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重庆人立遗嘱99%涉及房产分配

 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费办理遗嘱咨询、遗嘱登记、遗嘱保管等服务。截至2021年底,在全国已提供遗嘱咨询近31.5万人次,登记保管了22万余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4707份。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2017—2021年,重庆共有3800人通过中华遗嘱库立遗嘱。其中,2021年共有684人,同比增长12.5%。

 从2017—2021年的数据来看,重庆地区立遗嘱人群总体以60—70岁之间为主,且比例逐年上涨,立遗嘱人群呈年轻化趋势。立遗嘱人群的婚姻情况多数集中在已婚(均一次婚姻)状况。

 此外,重庆地区立遗嘱人群主要处分的财产以不动产为主,保持在99%的水平线;银行存款类财产则仅次于不动产,2021年占到24.12%。不过从2019年开始,遗嘱中涉及财产逐渐出现公司股权、保险单等,财产日趋多样化。

  “00后”将虚拟财产写进遗嘱

 随着社会发展,近些年来,在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

 《白皮书》显示,全国“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间增长近13倍。截至2021年12月31日,“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1986名;“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较上年相比,增长了80%;在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

 其中,“80后”的遗嘱中,有.67%是涉及到房产,“90后”的遗嘱中涉及房产有71.64%,“00后”立遗嘱人中则有.7%涉及银行存款。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00后”“90后”的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丰富,“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445份遗嘱内容涉及“虚拟财产”,包括QQ号、虚拟货币、淘宝网、支付宝账号、微信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

  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年纪轻轻,为何想到立遗嘱?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说,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有许多,据统计,超过一半人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太遗憾。

 44岁的蒋楠(化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退休教师,丈夫经营着一家小微企业,孩子也才上小学五年级。

 “看电视剧的时候,才发现如果自己不在了,婆家娘家还有老公未来再婚的家,孩子未来可能要面对三个家的狂风暴雨,太可怜了,作为母亲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财产确保给孩子,我并不认为现在写遗嘱太早,我也劝丈夫一起立遗嘱,不过他还没抽出时间来。”谈及立遗嘱的初衷,蒋楠说道。

 “由此可见,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社会观念在不断改变,从谈‘遗嘱’色变,到‘00’后立遗嘱成为一种现象,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陈凯说。

大家多少岁定的遗嘱?

去年近7万人立微信遗嘱,中华遗嘱库设立的?微信遗嘱?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涉及财产分配的内容仍须订立合法遗嘱,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为什么?微信遗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遗嘱就暂停了各登记中心的现场接待和登记服务,仅开放了网络咨询、预约服务和微信遗嘱功能,由于这次疫情的突发和严重,让很多人感到了一种紧迫感。所以仅在去年,中华遗嘱的线上功能和预约都暴增了几十倍。

用户通过?中华遗嘱库?微信公众号,搜索进入?微信遗嘱?小程序,这样在家就可以写一份遗嘱。这份遗嘱可以用文字、照片或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选择在本人去世后,或是某个约定时间,由中华遗嘱库将其寄送给想留言的人。而90后三年来立嘱人数翻近3倍,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成遗嘱财产,从数据上来看,几乎所有?90后?在写遗嘱时,都会将自己的银行存款纳入遗嘱分配的财产当中,说明此部分财产是年轻人当下比较重要的资产之一。而这项服务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且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期间。

?微信遗嘱?服务不涉及房产、财产分配:

事实上,?微信遗嘱?服务其实是一种?情感遗嘱?,主要是用来传递亲人、朋友间的叮咛和嘱托,不作为法律意义上的遗嘱。不过就此,很多人都觉得也足够了,能够有份精神上的寄托已经不错了。

民法典继承编对遗嘱的形式有严格的要求,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和打印遗嘱。(以往的《继承法》里规定遗嘱的形式有5种,包括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和公证遗嘱。《民法典》新增了两种,即打印遗嘱、录像遗嘱形式。)

所以看来,微信遗嘱并不符合民法典的规定,因此?微信遗嘱?仅适用于处理非财产性的事务,例如传递关爱或者叮嘱某些个人事务。中华遗嘱库开通该功能的目的在于,让大家通过这种更加温馨的方式传递情感。"

综上,微信遗嘱并不能证明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也不符合立遗嘱的有效形式要件,所以微信遗嘱并没有法律效力。

2020年立遗嘱的人多吗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覆盖到了其他年龄段。

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经向全国提供遗嘱咨询256152人次,登记保管190866份遗嘱。7年多以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9.87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据悉,从2017年至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的总人数翻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且除了90后和80后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仅17周岁。

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

与以往相比,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财产种类。与此前大众印象中固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同,趋向年轻化的遗嘱人还提及了QQ、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其次就是证券基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直以来,用户对游戏类账号都表现得十分关切。游戏类账号经常承载着用户的感情寄托,其中的虚拟产品或是用户投入大量精力得来,或是其氪金无数换来。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虚拟产品应运而生,不同的应用程序有着不同的账号,一个用户拥有的软件账号可能多达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应用账号或存储着一定的钱款、或承载着用户的生活痕迹,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通过相关的访其实也可以发现,对于订立遗嘱,部分年轻人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的。希望通过遗嘱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亲友的生活提供保障,也为放手拼搏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接受订立遗嘱、面对生活中的意料之外。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遗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选择早早订立遗嘱,有的人选择顺其自然不订立遗嘱。而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大家又对于遗嘱订立有什么看法呢?

订立遗嘱的年轻人多吗?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覆盖到了其他年龄段。

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经向全国提供遗嘱咨询256152人次,登记保管190866份遗嘱。7年多以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9.87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据悉,从2017年至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的总人数翻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且除了90后和80后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仅17周岁。

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

与以往相比,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财产种类。与此前大众印象中固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同,趋向年轻化的遗嘱人还提及了QQ、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其次就是证券基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直以来,用户对游戏类账号都表现得十分关切。游戏类账号经常承载着用户的感情寄托,其中的虚拟产品或是用户投入大量精力得来,或是其氪金无数换来。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虚拟产品应运而生,不同的应用程序有着不同的账号,一个用户拥有的软件账号可能多达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应用账号或存储着一定的钱款、或承载着用户的生活痕迹,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通过相关的访其实也可以发现,对于订立遗嘱,部分年轻人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的。希望通过遗嘱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亲友的生活提供保障,也为放手拼搏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接受订立遗嘱、面对生活中的意料之外。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遗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选择早早订立遗嘱,有的人选择顺其自然不订立遗嘱。而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大家又对于遗嘱订立有什么看法呢?

中华遗嘱库发布什么内容?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覆盖到了其他年龄段。

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经向全国提供遗嘱咨询256152人次,登记保管190866份遗嘱。7年多以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9.87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据悉,从2017年至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的总人数翻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且除了90后和80后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仅17周岁。

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

与以往相比,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财产种类。与此前大众印象中固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同,趋向年轻化的遗嘱人还提及了QQ、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其次就是证券基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直以来,用户对游戏类账号都表现得十分关切。游戏类账号经常承载着用户的感情寄托,其中的虚拟产品或是用户投入大量精力得来,或是其氪金无数换来。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虚拟产品应运而生,不同的应用程序有着不同的账号,一个用户拥有的软件账号可能多达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应用账号或存储着一定的钱款、或承载着用户的生活痕迹,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通过相关的访其实也可以发现,对于订立遗嘱,部分年轻人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的。希望通过遗嘱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亲友的生活提供保障,也为放手拼搏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接受订立遗嘱、面对生活中的意料之外。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遗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选择早早订立遗嘱,有的人选择顺其自然不订立遗嘱。而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大家又对于遗嘱订立有什么看法呢?

中华遗嘱库发布的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订立了遗嘱,不少年轻人把“身后事”纳入了人生规划。

事实上,订立遗嘱也已经覆盖到了其他年龄段。

在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经向全国提供遗嘱咨询256152人次,登记保管190866份遗嘱。7年多以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9.87岁,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

据悉,从2017年至2020年,80后订立遗嘱的总人数翻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且除了90后和80后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其中,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仅17周岁。

中华遗嘱库上线的“微信遗嘱”小程序,去年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从90后立遗嘱分配的财产内容来看,处理银行存款的需求超过八成,涉及到房产的超过七成。

与以往相比,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也带来了更多的财产种类。与此前大众印象中固有的房产、存款等财产不同,趋向年轻化的遗嘱人还提及了QQ、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其次就是证券基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年轻人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直以来,用户对游戏类账号都表现得十分关切。游戏类账号经常承载着用户的感情寄托,其中的虚拟产品或是用户投入大量精力得来,或是其氪金无数换来。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各种虚拟产品应运而生,不同的应用程序有着不同的账号,一个用户拥有的软件账号可能多达几十个。这些不同的应用账号或存储着一定的钱款、或承载着用户的生活痕迹,一直以来都是被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内容。

通过相关的访其实也可以发现,对于订立遗嘱,部分年轻人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的。希望通过遗嘱来传达自己的意愿,为亲友的生活提供保障,也为放手拼搏解决后顾之忧。这也反应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理性开放的心态接受订立遗嘱、面对生活中的意料之外。

当然,不同的人对于遗嘱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人选择早早订立遗嘱,有的人选择顺其自然不订立遗嘱。而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大家又对于遗嘱订立有什么看法呢?